
如何養我
首先 把錢拿出來!(誤)
Q1. 我適合養貓嗎?
貓咪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,所以如果近期內你的生活會有太大變動就暫時不適合養貓,建議等生活穩定下來之後再養。
較大的變動包含:結婚、搬家、長期出國、生小孩
※ 這裡指的是「尚未養貓而想養貓的人」應該考慮的事項,而不是叫已經養貓的人棄養貓咪!!!
Q2. 想養貓要去哪裡找?
收容所
優點
領養手續簡便,不會有一堆規定,也不用經過中途的審核。
缺點
收容所的貓健康狀況較不明確,認養人必須自行帶去讓獸醫檢查。
且收容所經常是整群貓(狗)關在同一個籠子,互相傳染疾病的機會較高。
中途
中途指的是暫時照顧貓咪的人,他們會先暫時收容自己或他人撿到的貓咪,經過照顧後再找人認養。
優點
不論是生病、有跳蚤,或是任何狀況,中途至少都會做初步處理,
把貓咪狗狗弄得乾乾淨淨、漂漂亮亮,也會帶他們去做基本的健康檢查,為認養人省下許多功夫。
另外,飼養後遇到任何問題,都可以和中途討論,吸取專業意見。
缺點
因為太多人缺乏養貓咪狗狗的正確觀念,容易導致貓狗生病,或飼主誤以為貓狗有行為問題而退養,
或因為結婚、家人反對等飼主自身的原因而棄養;更嚴重者甚至可能遇到虐貓虐狗的人假意要領養,
因此中途不得不設下許多規矩,篩選能真正、一輩子疼愛貓咪狗狗的人。
自己撿
優點
非常自由,遇到喜歡的、願意跟你回家的就能養,不用向任何人交代。
缺點
流浪的貓狗通常有不少跳蚤,且健康狀況不明,飼主必須自行幫寵物清潔,並自行帶去讓獸醫檢查。
Q3. 要養幼貓或成貓?
一般而言,幼貓和成貓的特性如下(但也是要看每隻貓的個性)。
幼貓
較愛玩,可能會有咬人等等的壞習慣,如果飼主不懂得以適當方式教導,可能會使他變本加厲。
成貓
個性穩定,且如果他流浪過,會更珍惜有家的好,反而更加親人。
許多人都會認為幼貓從小養一定比較親人聽話
但如果飼主不夠了解貓咪,而以錯誤的方式對待和教導他,那什麼樣的貓都很有可能出現行為問題。
就像人類的小孩也是剛出生就和父母相處
但有的父母能教出人人稱讚的乖孩子,有些就令人搖頭
是同樣的道理!
Q4. 貓咪那麼多,怎麼選?
如果你跟中途認養,他們通常會大概描述貓咪的個性,
你可先想想自己想養的是黏人愛撒嬌的,或喜歡獨來獨往的等等,
看到認養照片覺得合眼緣,個性描述又符合你喜好的話,就可以跟中途約看貓,
到現場跟他相處看看,應該就能找到合適的貓了(但有的貓看到陌生人會較緊張,而表現出跟平時不同的樣子)。
Q5. 養貓要做什麼?要準備哪些用品?
1、基本的用品:外出籠、食盆、水碗、指甲剪、梳子、貓抓板、貓砂、貓砂盆。
(貓砂一開始建議用礦砂)
2、營養且合適的食物:
當我們在考慮該餵貓吃些什麼的時候,我們通常會選擇濕糧或乾糧。
對貓來說,最理想的食物不只能提供最好的營養,還必須讓您可以輕鬆餵食,也就是貓喜歡吃的食物。
選擇乾糧的好處
貓主食罐會選擇乾糧的主要好處之一就是易於保存,而且方便餵食。
您可以放心將乾糧放在碗裡一整天而不用擔心變質。這能讓貓頻繁地隨意食用,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經過適當調製配方的乾糧,還能幫助改善牙齒健康,因為飼料顆粒上的溫和磨擦表面可以有效減少貓牙齒上的牙垢。
選擇貓主食罐/主食濕糧的好處
許多貓無法透過喝水來獲得足夠的水分,只能仰賴食物來補充所消耗的水量。選擇貓主食濕糧的主要好處就是,可以幫助貓咪吸收額外的水份,能讓牠們持續補充適當的水份,就有可能降低腎臟或泌尿道等出現健康問題的機率。
在理想情況下,這還有助於控制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。濕糧是照顧這方面需求的好選擇,而貓乾糧在其他方面也很有用。濕糧有助於增加攝取水份,而乾糧則有助於維持牙齒健康。濕糧的香氣更容易吸引挑食的貓,而乾糧則可能放在碗裡一整天而不變質。由於貓咪濕糧和乾糧各有益處,所以可以考慮混合餵食貓這兩種食物,不放在同一個碗裡也沒關係同時,適口性高的貓主食濕糧產品,能夠有效幫助貓咪找到自己喜歡的質地組合。
貓咪濕食與乾糧相比多了一個好處,就是能散發出更濃郁的香氣,因為貓對嗅覺的依賴多于味覺,因此香氣對牠們來說很重要。貓的嗅覺通常比普通人類強得多,而人類的舌頭味蕾大約是貓舌的二十倍。
貓咪主食濕糧與乾糧混合餵食的益處
貓咪喜歡稍有變化的飲食。這不代表牠們每餐都要吃不同的東西,或是每月全部換食一次,請別這樣做。不過提供混合濕糧和乾糧的飲食,已經證實可以降低挑食貓咪的問題。不同貓咪各有自己偏好的食物質地。提供貓咪濕糧與乾糧混和飲食方式,就能確保牠們找到自己喜歡的質地組合。
依照貓的天生進食行為混合餵食。貓喜歡少量多餐。每天以不同的碗為牠們分別提供濕糧和乾糧,讓您的愛貓有不同的選擇。
如何讓寵物適應混合餵食
混合餵食能以交替或組合的方式來餵食。混合方法取決於貓的偏好。應該讓貓慢慢適應混合餵食,至少要一周的時間,避免消化不良。
3、乾淨的飲水:水要給煮過的,不可餵生水或礦泉水。要積極讓貓咪攝取足夠水分,很多貓都是水喝不夠而得腎病的。
4、健康檢查:如果中途還沒帶貓咪去看過醫生,你接回家後要先帶去給獸醫看,做基本的健康檢查。如果貓咪有流浪過也要跟醫生說,會影響檢查項目。
5、每天清1~2次貓砂。
6、固定一段時間梳毛、剪指甲、餵化毛膏(或可用南瓜泥、地瓜泥代替)。
7、每天要陪他玩、跟他說話、摸摸他。不要直接用手腳跟他玩(可以用玩具),以免養成他咬手腳的習慣。也不要都不理他,把他當成家裡的擺飾。貓咪也是需要關愛和陪伴的。
8、生病看醫生、(動物沒健保,看起醫生來有可能會很燒錢,這點一定在養之前就要考慮清楚)、1~3年打一次疫苗、做健康檢查、夠大之後要結紮。
9、洗澡可一年1~2次,但有些品種油脂分泌較旺盛,洗澡頻率要較高。貓咪很敏感,如果送去寵物美容,他們可能會因太過緊張而弄傷美容師或是自己,因此最好能學會自己在家洗澡、剃毛等等。
10、貓咪喜歡垂直空間,可以買貓跳台或用家中現有的櫥櫃,擺放成階梯狀的高低落差,消耗貓咪多餘的精力。另外,最好有窗邊的空間或陽台能讓他們看窗外的風景、小鳥,及曬曬太陽。
Q7. 養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
貓咪可能會因為個性、環境、身體狀況,以及飼主對待他的方式或飼主本身的狀況而產生以下問題:
1、掉毛。即使是短毛貓也會掉毛,長毛貓更不用說,尤其換毛季的掉毛量是很可怕的。如果有嚴重潔癖又無法勤於打掃,養貓前恐怕得考慮一下。
2、不親人。通常只要飼主付出足夠的關愛及時間照顧、陪伴貓咪,大多貓咪都會親近飼主,甚至黏人撒嬌。但有些貓咪會因為本身的個性,或曾經受過人類傷害等原因,而始終害怕人類,或即使不害怕,但也很少主動親近人或不喜歡讓人抱,所以如果你喜歡熱情黏人的寵物,可以優先考慮養狗,或是養貓前先跟他相處,了解他的個性。
3、抓家具。貓咪會磨爪以去除老廢指甲,所以飼主必須準備貓抓板。但有些貓即使有貓抓板也會抓其他家具,因此如果完全不能接受,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要養貓。
4、晚上不睡覺。貓咪是夜行性動物,因此半夜跑跳、玩耍或吵鬧是正常的。有些飼主能透過訓練或一些方式讓貓咪跟著飼主的作息生活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,所以必須把這一點也考慮進去。
5、亂尿尿。貓咪亂尿尿的原因很多,可說是養貓常見的困擾,飼主也必須全盤了解貓咪的習性,才能避免/改正這種狀況。
6、生病。貓咪沒有健保,即使是平常的皮膚病、感冒等等的小病,一次也要幾百塊,複診就要上千塊,更不用說其他較嚴重的疾病了。因此如果不願意在貓咪身上花那麼多錢,或無法在平時就慢慢存下醫療基金,養貓前可能就要考慮一下。
7、情侶分手。有些情侶談戀愛時甜蜜蜜,就想養寵物為感情加溫,但是否有先考慮過,萬一有天分手,寵物誰要養?「分手後把貓咪接回來養會觸景傷情。」「貓咪比較喜歡對方,我才不要養他。」如果會有這些想法,那還是不要養比較好。
8、家人反對。不管你如何「猜想」、「感覺」家人一定可以接受你養寵物,都還是請你先實際詢問過家人,所有人都同意再養。有些比較誇張的案例中,曾經有家人偷偷將寵物帶到遠處「放生」,因此不能輕視這一點。
9、懷孕生子。常常養寵物養得好好的,一懷孕就有些根本不了解實情的人會碎嘴要你把寵物送人,還沒遇到前你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可能這麼做,但實際遇到後,心意不夠堅定的人可能就會開始覺得:「嗯,這麼說也對。」「好煩哦,好啦好啦送給別人養,不要再煩我了!」所以請先了解相關知識,到時就由你來說服別人,而不是聽信他人不可靠的言論。
養貓前務必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,不要一時興起,養了之後再來說因為我有多不得已、因為貓多壞,我才被逼把他送人,那都是傷害生命的藉口罷了。